“学费橘”折射大学生自立精神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2-22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本周有一件热点事件引起广泛关注,因为家中橘子滞销,几千块钱的学费成了家人最头疼的事,浙江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巫小宾,新学期带了1万斤橘子到杭州,打算将橘子的销售所得用来缴纳学费。在杭州媒体的帮助下,杭州市民掀起买巫小宾“学费橘”的热潮,帮助他度过难关。

  粗读新闻,感觉这本是体现大学生自强自立、弘扬社会互助互爱良好风气的好事,但有个别媒体又一锤子砸到了“贫困生上学难”,砸到了国家资助政策上,并且加以渲染。对此,笔者有几点看法:

  巫小宾卖“学费橘”虽然具有新闻性,但不具普遍性。众所周知,这几年,国家一直高度重视、加大力度解决高校贫困生就学问题,已经建立了一套“奖、减、贷、助、免”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完整体系,成为解决就学难问题的主渠道。各地各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。有关部门也曾多次呼吁,希望广大媒体尽可能多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,使更多的贫困生及其家庭知道“绿色通道”,了解助学贷款政策和办法。笔者以为,个别媒体借“学费橘”一事来指责国家资助政策,实在有失公允。

  笔者相信,学校助学贷款的“绿色通道”对巫小宾一直是开通的,只要他愿意,是可以贷到学费的。尽管有贫困生资助政策“护航”,巫小宾却选择用卖橘子的钱缴纳学费,体现的自强自立精神值得我们称道。我们通过新闻也了解到,卖橘子缴纳学费其实也是巫小宾的父亲留给儿子的一道社会生存题。父亲让他卖橘子换钱,是将家庭责任与重担放在了儿子肩上,希望儿子自己想办法及时缴纳学费,这也是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,是一次生存考验。相信有了这次经历的小巫,对社会及人生的感悟会有新的收获,自力自强能力也会有所提高。

  去年的橘子“命运坎坷”,小巫家所在的浙江衢州产的柑橘大批滞销,橘子卖不出去,靠橘为生的小巫一家也没了经济收入。其实,透过这件新闻看背后,我们发现,卖橘子缴纳学费其实是“果贱伤农”的案例,反映的是民生问题,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。这提醒我们,在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、应对突发事件上,政府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,比如加强市场风险监控、加强舆论引导,在农民遇到困难时,有迅速有效的援助机制等。

  农民的柑橘卖出去了,农产品变成了钱,会有更多农民的孩子自力更生上大学。从这个角度讲,我们希望国家资助政策的对象越来越少——如果“三农”问题得到充分解决,需要资助的农民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少。保障农民生活稳定,实现教育均衡发展,不断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,不断减少贫困生数量,这有赖于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,有赖于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,有赖于“三农”问题的化解。

  最后,笔者想再多说一句,在金融危机波及各个行业的大背景下,贫困生资助问题的艰巨性也会逐渐凸显,农村和城市都有可能出现新的贫困生。希望各地、各高校、各借贷银行及时做好应急预案,把问题想得更多一些,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,帮助每一个需要资助的学生,共克时艰。